播音艺考即兴评述:如何看待地铁偷拍乌龙事件?
地铁偷拍乌龙,诽谤霸凌,不是维权!
澎湃评论
正视女性“安全感焦虑“,但指控应该严肃
偷拍乌龙事件在近期接连爆出,对于偷拍、性骚扰,毫无疑问应该坚决反对,勇于制止。社会应该乐见被偷拍和被骚扰者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反性骚扰的社会意识提升了,是一种进步。客观说,地铁偷拍、性骚扰事件屡屡发生,目前这种人人自危氛围的形成,背后确实反映出部分女性所面临的“安全感焦虑”。
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偷拍、性骚扰有多被厌恶在法律上的后果有多严重,它在指控上一一尤其是在公开场所包括网上曝光),就应该有多慎重。
我们要警惕反性骚扰的严肃性在低门槛的曝光机制下被消解甚至让反性骚扰变成一种泛化的情绪宣泄。如果性别维权行为被这种情绪所驱使,无疑抽离了本该有的严肃内核,有滑向轻桃化.娱乐化之虞,并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误伤的可能性
这样一种既过度敏感,又掺杂着娱乐心态的维权心理,如果不能被规避,不仅可能加剧性别对立,更会给正常的维权增加阻力和压力,遮蔽真正的实锤事件。如果任由其蔓延开来,只会衍生出更多的冷漠和戾气,最终形成”每个人警惕每个人”的状态而这,注定会是公共生活的灾难。
必须重申:反偷拍、反性骚扰,是严肃的;对偷拍、性骚扰的指控,同样也该是严肃的。
人民网评
正视女性”安全感焦虑”,但指控应该严肃
不难发现,女孩的出发点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客观而言被偷拍是很多女孩深恶痛绝的现象,也是法律法规重点打击的对象。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担心,女性对类似行为有所警惕、严加防范,也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能够鼓起勇气求证,某种程度上有助于遏制此类不法行为的发生
只不过,伸张权利的基础应该是事实和真相。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在明知是误会的情况下,仍然对当事人进行恶意揣测的确值得商榷。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所应当,却不能漠视甚至侵犯他人正当权益。必须意识到,无端指责不是维权,恶意揣测也不是维权网络曝光更不是维权。相比现实生活中,网络空间里任何信息的扩散和放大效应都会倍增。以讹传讹,炮制的谣言几经传播,就有可能会成为贴在一个人身上的牢固标签,影响阻碍现实生活。
有理不在声高,是非自有公道。上网理性发言,文字别成利刀。用一位网友的发言,事件发展至此,”本人得到教训,公众得到教育,善良得到尊重”,未尝不是一个画上休止符的恰当节点。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否通过类似事件,凝聚起网络言行的共识,保持维权有道、关注有度、就事论事还互联网一片风清气正
本文地址:http://www.kongchanyikao.com/gl/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