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艺考问答

艺考需要看多少电影?看哪些电影?

艺考问答 2021-08-31 16:30:04

大部分编导艺考生在备考时,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就是观片量不够大。

那么考编导艺考,到底应该看多少部电影呢?当然肯定是越多越好,每年考生中观片量过千的同学也不算少。但是我们不关心看的最多的,而是关心最少需要看多少?以及看哪些才是最省力又最省时间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分两类同学来分析。

第一类:目标为省统考(联考)和南传、川传等民办高校的同学

这些学校的考试形式和考察范围相对固定,并且也比较基础,对观片量的要求不高。如果你有大概100多部常见电影的观片量也就差不多了,而且我们甚至可以给出官方推荐片单。

在安徽和山东的省统考中,列出了电影默评片单。在2020级考试中,安徽给了105部,山东给了36部,两者有一部分重合。山东的片单比较传统,有一些古老的中国电影,安徽的片单更偏流行一些,包括了一些其实也没有多经典的豆瓣高分电影。

如果你把这一百多部都看过了,应对各省统考和民办院校考试中观片量方面的考察也就差不多了。不过他们的片单每年都会根据新片有少数调整,这两省的考生要跟踪每年最新的片单的变化,别的省的同学不必在意

第二类:目标为名校的电影类专业的同学

首先需要明确,即使是名校中,大多数专业也是不需要多大的观片量的。需要庞大观片量的主要是电影创作和研究类的专业,比如北京电影学院的戏文、导演、摄制、电影评论;中央戏剧学院的电影导演;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导演;中国传媒大学的戏文、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的摄制;浙江传媒学院的电影摄影与制作等。

名校的其他专业,比如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对观片量基本没有什么要求,参照统考要求就够了。但是有针对这些专业的别的领域作品的观看量的要求,比如电视纪录片、戏剧作品等。

名校的影视制片专业,比如北电的制片与市场,需要比统考要求更高一点的观片量。但是也不算高,除了基础观影量以外,你可以再看一下近三年国内和国外票房前十名的院线电影还有一些技术类专业的考生,比如电影摄影、电影录音专业,可以再补充一下近十年在奥斯卡奖和金马奖获得最佳摄影和最佳音效奖的影片

所以总的来说,其实只有小部分专业的考生需要比较大的观片量,大部分考生不需要有这个困扰。

如何建立高级的观片量

我们专门来分析一下那些电影创作类专业的观片量需要多大,并且如何建立这个观片量。

观片量需要有多大?

一个考生如果想考上电影类的戏文、导演这些专业,需要看过的电影,在除去上文提到的那些谁都应该看过的一百多部统考片单以外,还应该再有200部左右的相对小众艺术电影的观片量,比如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以及电影大师的代表作。

这个观片量其实也没有多么吓人。你大可以听很多考上名校的师哥师姐跟你吹说他看过几千部电影,但其实他们看过的那些电影里,大部分都是对艺考没有意义的普通商业片或者偏门小片,如果真让他坐下来拿出笔来认真把他看过的可以在艺考面试考场上说的电影都列出来,能列出个两三百部就很不错了。

三百部电影,每天看三部,大概就是100天。如果你是从高一暑假开始备考,要达到这个数字并没有很大压力,所以每当有高一的同学来向我咨询现在要准备些什么时,我基本上只和他们说一件事:多看电影!如果你是离考试还有半年的今年考生,那你肯定就要见缝插针的看片了。

需要看哪些电影?

网上有一些片单,比如北京电影学院本科生必看100部,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编导专业制定观摩影片,或者IMDB250,乃至豆瓣电影250,你直接百度就可以搜到,但是这些片单对于艺考生而言其实都不是很合适。因为他们太多、太庞杂,其中大部分也是艺考时用不到的。如果你真要从事电影这个职业,那么在你进入大学开始的十年内看完这些也就可以了。

所以,在艺考时,你需要一个更有针对性的片单。

什么样的电影符合艺考的标准?

首先,它的艺术性要比较强。这样大部分的商业电影就不能包括在内了,比如卡梅隆、周星驰、乃至诺兰一类十分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的作品,都不适合在艺考时使用。不是因为艺术院校装清高瞧不起这些导演,而是当你在考场上聊一部电影时,你聊的主要是它所传达出来的关于人性、世界观方面的观点,以及你是否认同这些观点。而商业电影在这些层面通常都是很简单初级的,好的商业片大多努力的方向是电影技巧层面的,但是电影技巧层面的话题,比如视听语言的使用之类,在艺考考场上很少有机会聊到,老师们也不太关心这些,因为他们会认为这种技术问题都是入学以后才要学的,你在入学以前,能够聊聊电影的主题和人物就可以了。我所见到的名校考试中真的有机会深入聊电影技巧的,也就是原本北电导演系四试的创作问题讨论这一项考试。另外原本中戏电影导演四试的试听段落读解中虽然也会涉及到,但是其实问的大多也只是对影片本身的观察(你在片中看到了或者听到了什么),而不是你的分析。

其次,它不能太大众。有些电影的艺术水准当然是足够用来艺考的,但是各个艺考机构都已经把他们说烂了,比如张艺谋、陈凯歌、斯皮尔伯格等人的作品。当你在考场上说出比如《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片时,老师们脑中自动就会冒出艺考班的几个字。

那么该如何判断你看的这个电影是不是符合艺考的条件呢?我们有一个方法,你打开豆瓣网,打开这部电影的页面,看两个数据,一个是评分,要高于8分,这代表了影片质量;另一个是看评价人数,评价人数最好不要多于5万人,超过了就代表这部电影恐怕被人谈烂了。但同时,也不要少于5000人,评价人数太少,说明影片太偏门,老师可能没看过。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豆瓣网上每部电影的评分人数都是只增不减的,因此这个五万评价人数的标准已经岌岌可危了,你也可以适当把标准放宽到十万以内。

但仅有这些电影是不够的,你可以再以这些电影为中心,自行去浏览同一个导演或者同一个题材的其他符合上述条件的影片去扩充。

你就不能在考场上说自己真正喜欢的电影了吗?

当然不是的。在你有了一定的经典电影观片基础以后,就可以在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深入研究某一类相对偏门的电影,即使这类电影比较商业也无妨,比如有同学对西部片、黑色电影甚至对B级片感兴趣,如果你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大可以在考场上畅所欲言。事实上很多考上名校的同学都是在这些方面有所研究的,但这真的就是更高阶的追求了。

你还要注意每年的新片。

国内外新片是每年艺考中最容易被问到的,提及的次数比经典电影还要多。比如过去一年国内获得高票房的高口碑电影、三大电影节的获奖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还有在世的大导演当年的新片。

真的没有观片量不多但是考上的人吗?

艺考永远都有例外,有很多同学整个考试过程中其实就没怎么聊电影,他们认为自己观片量也不大,很多经典电影都没看过,但他们还是考上了。但这真的主要靠他们在观片量以外的优势,比如经历丰富、获奖无数。比起那些来,好像还是观片量相对比较好追赶一些吧。而且,其实如果你真的和他们聊起电影来,那些说自己观片量不大的名校新生,他们的观片量其实远远没有他们自认为的那么小。

如何建立你自己的片单

这里所说的片单,不是你那两三百部的观影片单,而是你拿到面试考场上向老师陈述的片单,在中戏电影导演的考场上还会让你写出来。

影片数量:15部左右
其中:
1、过去一年的新片占5部左右,国内国外的都要有,国外3部、国内2部比较合适,表明你随时在关注新片;
2、其中要有几部来自同一个导演,比如两个导演,一个导演的作品2~3部;如果只有一个导演,可以再多一点;
3、除了第2条中的电影以外,剩下的所有电影的导演都不要相同,否则会显得很像是刻意准备的;
4、华语片在总数中不要超过30%,主要原因是因为华语片的优质电影产出实在是太少,少数优质电影大部分都聊烂了;
5、你还可以在片单中放置两三部电影是和你自己的爱好或者经历有关的同一类题材的影片,比如我从前帮一个学生准备片单时,因为那个学生会打拳击,我就把关于搏击的所有经典影片都给他放到了片单里,这个片单在中戏影编的考场上受到了老师当面的表扬。

 

再次强调,里面的所有电影,都要满足前文所讲的豆瓣评分和评价人数的要求,如果实在有很重要的理由,有两三部烂大街的电影也可以忍受。

找到你最喜欢的一个导演

在准备片单时,同学们肯定会遇到你喜欢什么导演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有喜欢的导演呢?其实也不是一定要有的,考场上只要说你喜欢的电影就好了。哪怕你抽到了介绍你最喜欢的一个导演这样的即兴评述问题,那其实也只是文艺常识水平的介绍,不用以准备片单的程度来准备。

但是准备一个喜欢的导演是有好处的。首先,它说明你的观片量到了一定程度。你看的明星多了就一定会有喜欢的明星,你看的电影多了也自然会有喜欢的导演,如果你看的不够多,就自然没有。其次,它可以让老师更快速的了解你对电影的品味。因为通常一个导演的每部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技巧都有相似之处,你说你喜欢某一个导演,也就是在说你喜欢某一类电影,这跟通过一部一部列举你喜欢的电影来说明你的口味比起来要更高效。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导演呢?首先,当你看到一部喜欢的电影时,就主动去了解一下它的导演,并且再看看这个导演的其他作品都讲了些什么,看看你会不会喜欢。其次,多看一些介绍导演的文章,通过阅读来扩大自己的眼界,可以更高效的了解更多导演和他们的作品。

选择导演是有标准的,有些同学为了强行回答你喜欢什么导演这个问题,就找了某一部他喜欢的电影,然后就说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他喜欢的导演了,但其实这个导演没什么名气,并且他的其他作品也大都不怎么样,甚至可能一共都没有拍过几部,毕竟电影界里只有一部电影出名的导演太多了。因此,你选择的这个导演,他起码得有三部作品能在豆瓣上评分达到8以上才比较值得聊(也许有同学会认为只信奉豆瓣评分是不是不太科学,但实事求是的讲,豆瓣评分确实是眼下最方便的参考工具,等你看的电影足够多了,对电影形成了自己的判断以后,大可以抛掉豆瓣评分)。

如果你喜欢的导演烂大街了怎么办?张艺谋、陈凯歌、斯皮尔伯格就不配拥有粉丝了吗?当然可以,那你就不要找他们最有名的那些电影聊,去聊他们作品中的冷门佳片。

总而言之,看电影是考编导专业最基础的基本功,你只有看得多了,才能提高看电影的能力,而你只有通过看电影(其实看小说也可以)来提高自己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能力,才可能在散文、故事等写作方面有质的飞跃。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