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编导戏文

编导艺考之《高三》影片分析

编导戏文 2021-09-06 21:34:55

这部纪录片以一个老师和学生间戏剧性的的冲突作为序幕,在90分钟的时长里记录了福建省某座山区小城里一个普通班级的高三生活。本片的开篇伴随着《那些花儿》的音乐,展现了一张张青涩迷茫、朝气蓬勃的面孔。他们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他们将要面对的是被现实社会所认定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坎。有过同一经历的人们啊,在那些期盼与惶恐兼具的眼神中,有否看到了往昔的自己?跟着艺考传媒培训一起来看看吧。

一、主旨

作为一部纪录片,《高三》关注的重点和主旨是多样的。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是首当其冲的问题。高考是莘莘学子的必由之路,还是一段没来由经历的苦。时光飞逝,据这部片子面世已六年,现实还是选择了前者。“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西语并不符合所谓中国国情,“一考定终生”绝非最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可目前我们并没有更好的、更公平的制度来代替它。都知道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只需稍稍关注下南方科技大,我们便会发现教育改革是怎样的举步维艰。

个体的命运常常无法与时代相抗衡。在高考不得不考的前提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身处山区的考生们对于大学、名校的向往。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志存高远,在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的懵懂时期。更多人是背负的是“家族的使命”,面对着老师和学校期待的目光,承受着同学之间竞争的压力:再没有什么能向这世界证明我优秀了,除非是考上大学和入党。夹杂在这一心向学的间隙,是青春和成长不可言说的阵痛。

二、人物

本片在内容上是多主题的,在形式上亦是多视角的,并非单纯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高三七班班主任王锦春就是贯穿全片的一条主线。事实上,“高三”更像是王老师带领着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在全班同学新入学时,“两个排啊”的感慨表明了王锦春把他的学生都看作即将奋战沙场的战士。高考临考前,更是带领学生们高呼“旗开得胜”。

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作为高三班主任的王锦春收取学费,出席教师会议,进行学前动员,召开班会、家长会,赴县领导的的宴会,进行家访,学生心理疏导,检查学生宿舍……他出现在所有他应该出现的地方,不可不谓兢兢业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改观了我们对于高中老师的不良印象。教师终究还应该别于其他职业,在讲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倘若还能想学生所想,即便管理有失当之处,与学生观念存在代沟,谁又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批评与指责?

班主任之外,本片还选取了女生林佳燕的内心独白作为另一线索。独白以日记体的形式呈现,从自我介绍开始,展现了一个普通学生在高三学习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我想这应该是编导提前准备或事后所做的工作。林佳燕有上进心,独白多是自我激励式的,不断的反省和自我责备,这显然是一所重点高中高考应届班的主旋律。然而一再强调要“闭上眼睛,拼命往前”到底还是太单调了。正如罗素所说,世界还是参差百态的好。有优秀生的地方自然就有“差生”。

钟生明是“差生”的典型代表,他无心向学,半夜翻墙出去上网,沉迷网络游戏和赌博。如果仅止于此,说他是差也不为过。但编导以专访的形式给了他自我辩白的机会。家长和老师有多少耐心和时间来了解一个差生的内心世界呢?在班会上,钟生明发言时分别引用了一句歌词和一句古诗,借以言志。“也许有一天我们再相逢,睁开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出自郑智化的《游戏人间》。“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则语出《水浒》,宋江在墙上题了这首诗,暗含着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也为以后走向水泊梁山的“黑帮”道路埋下了伏笔。

也许每个高考应届班都有些类似“钟生明”这样的“活宝”。他们文化成绩较差、极不安分,但同时却又很有想法。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体系下,他们的所长得不到尊重和发挥。“高考”这只拦路虎,往往阻断了他们登上更大舞台的可能。这些孩子,最后的最后,要么大有所成,要么一事无成。毕竟,豪言壮语易,身体力行难。“他时若遂凌云志”,得看天看命看自己。

三、结构

《高三》的叙事结构整体上还是按时间顺序在行进,从报名历经上、下学期的复习到临考、考试再到下一届报名。如此循环往复,走过一个轮回。结局成为了下一个开端,那首汪国真的诗,王老师已经重复了多少遍,他还会继续重复下去吗?这种收尾呼应还体现在本片选取的音乐上。片头出现的“那些花儿”在临考前再次响起。在与这般学生共同了走过了一段艰苦岁月之后,观众再听这首歌,再看这些人,感受已是大不同了。“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我所感受到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和忆往昔不堪回首的心酸。

片中一些重复出现的场景,比如早读、入党积极分子民主生活会等。起到了情节过渡和主旨阐述的作用。高三三点一线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组接和呈现了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苦中作乐乐尤甚。前面已经说过,一心向前到底还是太单调了。于是在结构上,便有赖于那些游走于学习之外的“差生们”起到控制节奏和调节情绪的作用。比如在男生宿舍里,考前齐唱

“我祈祷…..”的段落等等。四、细节与镜头运动

任何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都会注意细节,换句话说细节的把握与否是评判一部纪录片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高三》对于细节的把握还是到位的。比如在“钟生明们”逃学上网、睡觉的几个场景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摄影机的存在和编导的主观干涉。然而正是这种面上的不真实暴露了更多的真实:钟生明的形象和性格特征被揭露无疑。

又比如“北大情节”,从影片开始,王老师边收学费边在电话里与人讨论上届他们班考北大的话题。家长会中也提到北大:你孩子考不了xxx分,是上不了北大的。最外露的,是林佳燕用内心独白的形式朗诵北大校歌《燕园情》。显然“北大情节”也是本片的一条隐线深刻的表明了师生家长学校的态度:对于大学和名校的渴望——渴望着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渴望着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渴望是那些被记录的人们最初和最终的动力。

片中还有两个摇镜头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下学期大年初五便开学了,窗外的夜空中闪着缤纷的礼炮,镜头摇进来,学生们已经在自习室内温书自习了。这一动一静,很好的烘托了气氛,表明了主旨。还有一个是镜头俯拍一对早恋的同学,镜头摇过来,发现班主任在看着他们,王老师面色沉重,对着镜头说:“傍晚再找他们谈”,这种运动镜头便直接参与了情节叙事。

五、总结

“只能通过高考考出去”的现状下,谁也不是天之骄子,谁都得经历高考,无一例外。这是以王老师为首的大人的观点,也是最稳妥和现实的一种观念。《高三》除了细致记录了敏感纠结一心向上的林佳燕,“游戏人间”自我放逐的钟生明,并没有忽略缺乏自信而屡受挫败的张兴旺这样的考生。因为偏科或者家庭问题,在考学中必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逃避。现实是这个样子,除了像狼一样,咬紧牙关报以两声长啸,又还能够怎样?

最后,《高三》所以这般受到瞩目和推崇,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沾了题材的光。事实上关于“高考”这一题材的纪录片不多,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本片并不能完全代表“高三”这样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因为导演在题材和人物选择上都非常重视典型性。简单说来,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是不同的,县城的高中和省会的高中也有其不同。《高三》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反映了所有高三考生(不分地域、学习成绩)的一个普遍现状,只是这种普遍性有多纯粹就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

也许再过几年,编导可以重新采访和记录当年出现在影片中的考生们,“他们在哪里呀?他们都老了吗?”“他日再相逢,谁才是英雄?”我假想自己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我其实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谁不是呢?在回顾这段历程时,不禁有些心酸。心酸之余似乎拥有了一份万千经历后的淡定与从容。我猛掐自己的大腿以确认,原来这并非错觉。那一年是这样的短暂,那一年又是那样的漫长。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