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艺考例文

编导艺考纪录片《幼儿园》高分影评例文

艺考例文 2021-06-12 02:04:42

消逝的美好

                                                             ——评析纪录片《幼儿园》主题

       《幼儿园》记录了在湖北一所幼儿园发生的故事。即便是讲小孩子的故事,却让我们对孩子的多角度的思考。借用一帮孩子从他们身上可看见中国教育的死板。这部片子逻辑清晰,主题到位,给电影真实感。影片开始时出现“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简单的展现出影片的主题。而结尾是“袁老师产下了一男孩,三年后他也将上幼儿园。”更加突出导演的意图。

 整部片子记录的都是幼儿园中孩子们生活的琐碎,片子中选取的是一些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场合、特定的孩子、特定的表情,展示在观众面前的都是常态生活中让人想不到的、非常态的东西,这样的表现手法并不显得僵硬,反而生动、感人。

       本片多次运用采访、虚幻的方式还原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引导观众走进孩子的世界,让观众反思。在真实的情况下,本片运用了采访的方式还原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本片不断展现出孩子们被采访的情景,让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展现出来,吸引观众们的目光,让它的真实价值永记人心。

       去除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坐在窗台看向外面的世界虚实结合等手法,本片还运用了大量的采访片段还原了世界的真实性。例如,熊经伟在算36+52等于多少时,停顿了一下,翻了一下眼睛。一个四岁的小孩加入日语培训班。问日本人是坏人还是好人时,孩子们都说是坏人。从最开始的加法计算、才艺展示到询问家长的工作、孩子对爱的理解和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从这些都可以体现出,一段简单的对话,可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中家长的思想、话语和处事方式对孩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使得孩子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和超前,越来越不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本应该过着无忧无虑,没有压力的生活,开放的思想却被中国的应试教育,家长的影响所禁锢。

在片子里面还可以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时,老师只是劝劝而已,他们以为那也许不过只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却没发现往往乖巧的孩子常被打出鼻血,打的人哭了,反而是被打的人没哭,一些孩子当着面一套,背着面又是一套,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玩耍、调皮本是孩子们的天性却被老师误认为是不听话,每次的教育使孩子们的天性慢慢的开始收敛起来,本片中马玉兰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列,当马玉兰上小学时,调皮可爱的孩子变得低沉、单板,慢慢地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的弊端,虽然把孩子们教得好好的,但孩子在思想上、行动上慢于其他国外学生,孩子的天性在萌芽期间被遏制了,中国的孩子只在应试、单一的方面占有优势,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被遮盖,让观众们感到惋惜。

       贯穿整部片子的主旋律是《茉莉花》,温馨、感人,似乎是一首生命、青春、美好的赞歌,在咏叹天真无邪的童年。而在该片中《茉莉花》旋律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一个味道,开始时的音乐伴随着孩子们的嬉戏打闹是清新、欢快、愉悦的,看着他们园内生活的经历、看着他们成长、成熟,《茉莉花》曲让人产生凝重之感、让人深思。每当有音乐想起、往往有特写镜头、有画面的定格、这些都成了观众头脑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可能观众会回想起每当幼儿园门被关时,孩子们和外面世界隔开,他们希望从那门缝里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但是他们只能透过院门向外张望。再想想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幼儿园也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每一代都会出现这一情景,让观众的心紧缩了一下。

        在这个没有童年的阶段,三岁的孩子们在思想上已经渐渐成熟,孩子本性、天真,似乎走得很远。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604.html

标签: 影评例文

相关专业

相关文章

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