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艺考例文

编导艺考《钢的琴》高分影评例文(1)

艺考例文 2021-06-12 17:44:32

黑色幽默中的心灵独白

                                  ——评电影《钢的琴》 

由张猛导演执导的《钢的琴》在今年多部好电影汇集的情况下,仍然一路斩获了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迈阿密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国际电影大奖、还有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传媒大奖……这是源于它的那份独特,那份小人物在现实下的自嘲式的幽默。

电影开篇的那个镜头极有新意,一个微微仰拍的视角,一对并肩站着的夫妻,简单直接的对话道出了他们的状态:离婚。此后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因由展开。他们的身后是一栋废旧的房屋,屋前有一个棚子,分作两边对应在两人身后。男主角陈桂林身后的棚子已经破旧的只剩支架,而她妻子身后的棚子完好无损,仿佛两人此刻的生命状态:一个历经沧桑和变故,只剩怀里的那架手风琴,另一个得到了想要的生活,衣着光鲜,时尚靓丽。

接下来的内容极富幽默色彩,乡土气极重的葬礼上先后响起了俄罗斯民歌《三套车》和广东音乐《步步高》,而无论是哪一首曲子,都与那样的场景格格不入,巨大的反差道出了现实中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内心的距离。这样讽刺般的表达让人不免想起卓别林的无声片。他们在这样的社会洪流中成为了一群默不起眼的小人物,无力改变命运加给自己的枷锁。

    但是整部影片并不是压抑沉重的,而是始终有一种温暖的感动在画面之中,这种温暖来自于这群小人物不停止的追求。于是陈桂林和淑娴的这段不算坎坷的爱情最终修成了正果。

导演在片中运用了一个重要的意象来伴随主线情节的发展——废旧厂房里的那两个巨大的烟囱。它们是过去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印记。它们的被保护和被推翻仿佛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其实与主人公的命运紧紧相连。当淑娴和陈桂林第一次一起出现在画面中时,背后就是那两个烟囱,它们冒着浓烟矗立在那里,仿佛审视着地上的人群。当“汪工”为了保住这两个烟囱对大家做演讲时,也正暗喻了陈桂林当时的心理——想要挽留女儿,维持现状。而当烟囱终于倒塌时,镜头里是淑娴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的情景,他们共同目睹了这一刻。也就是这一刻,陈桂林决定放弃以前的执着,坦然的面对新的生活。他们的未来,也是在这一刻,伴随着过去时光象征物的倒塌而逐渐的明朗起来。

又是在那个破旧的房屋前,还是之前的一男一女,唯一的区别是那个曾经执着的男人已经放手,对现实放手,对未来放手。

陈桂林这个人物生动的仿佛我们身边的邻居,他有小人物该有的一切特质,曲意逢迎、斤斤计较、斗殴打架……而他又有小人物所不具备的一点,就是对理想的执着。这种执着表现在他努力争夺女儿的抚养权上,表现在他到处借钱买钢琴上,更表现在他想要自己动手做一台钢琴上。即使他心里明白,他有了这台琴也是留不住女儿的。也因为这一点,这个人物不卑微,而是动人的,高大的。至于淑娴,用她的台词形容,是“有点二”,这种“二”的劲头也是源自于她的理想。她的理想里不是自己,而是家庭,是和自己所爱的人共同组建的家庭。所以她不遗余力的帮助陈桂林,做了许多傻事仍然乐此不疲。两人唯一的冲突也是因为陈桂林不肯对她作出承诺。而当陈桂林把对女儿的这份爱埋藏在心里,当那两个大烟囱不可挽回的倒下,当《山楂树》伤感的旋律响起,淑娴终于如愿以偿的和这个男人走到了一起。那一刻,她的平凡也在对理想的不离不弃中显得美丽动人了。

电影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陈桂林内心的变化。从一开始为女儿做假琴,到他到处求人借钱想为女儿买琴,再到他做一台真正的“钢”琴,这个下岗又离异的男人终于走出了一条清晰的成长轨迹——从欺骗自己到得过且过再到坦然面对,他把自己也锻造成了一架“钢”的琴。那台琴不但是为了之前的理想,更是他心路历程的结晶。结尾处的他一如那台琴——浑身钢材质地,散发着幽暗的金属光泽,陈旧中不掩大气的光华。当女儿问道“爸爸,你想听什么”的时候,他平静的说“越简单越好”。就这样一句话,却是生活最大的真理。

《钢的琴》这部电影不但是对父爱和爱情的表述,也充斥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更着重的表现了主人公在这个矛盾下的成长。在现实面前,只有为自己铸一台“钢的琴”,让自己变得坦然和坚强,经得起时间的打磨,经得住风雨的洗礼,走到成熟的时候,理想和现实也就交汇融合,不再遥远的对立。

这是一篇笑声中伴着泪水、辛酸中透着幽默,幽默中透着温暖的小人物心灵独白。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626.html

相关专业

相关文章

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