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艺考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编导艺考文史哲模拟题汇总

艺考真题 2021-06-07 23:25:53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初试模拟题(一)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这一诗句反映出的是古代的()。

A.分封制 B.皇帝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2. 《前汉书》中:“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由此,汉朝实行了()。

A.皇帝制 B.察举制 C.分封制 D.郡国并行制


3. “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体现不了的是()。

A.明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


4.下列不属于宋朝治国之策的是()。

A.收精兵,制钱谷 B.强干弱枝 C.武臣治国 D.强干弱枝


5.《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春秋战国时期()战役的战术。

A.城濮之战 B.长勺之战 C. 鄢陵之战 D.桂陵之战


6.《通典》卷十:“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自是男丁不供,始以妇人从役。”这表述的是古代哪一重要工程?

A.隋朝大运河 B.坎儿井 C.都江堰 D.南水北调


7. 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体现了唐代()。

A.奢靡之风盛行 B.人民生活富裕 C.贫富差距较大 D.国家人口激增


8.元朝时期,现在的台湾在当时名称为()。

A.琉球 B.流求 C.夷洲 D.瀛洲


9. “海禁既弛,南洋诸国咸来互市,粤闽浙商亦以茶叶、瓷器、色纸往市” 、“帆墙鳞集,瞻星戴斗”、“商舶交于四省,偏于占城、暹罗、真腊、满刺加、勃尼、荷兰、吕宋、日本、苏禄、琉球诸国”,这体现了清朝()。

A.海禁政策有所缓和 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C.政府的重商主义思想 D.中国的商品经济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二、非选择题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


根据材料和史实,分析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一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另一方面,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再者,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科举制度还导致了官场腐败。

哲学部分

1.当前农村出现农民失地致贫、城镇化后的农村土地权属不清、土地抛荒、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程度较低等问题。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六次会议决定适时启动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工作。这表明(  )

A.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

C.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2.古语说:“智人则哲。”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

A.哲学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掌握了哲学,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含”。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C.诗人的认识受到他自己的心理感情的影响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由客观存在决定


5.老子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这在哲学上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主义思想


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等诗句,表达的哲学观点是()。

A.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C.事物是矛盾的 D.整体与部分


二、非选择题


庄子三十三篇,以内篇居首,内七篇又以逍遥游居首。逍遥游此篇实为庄子思想之代表,同时也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最足以表现其态度和为人风格。

逍遥游一文,就内容来说可以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从「北冥有鱼」开始,到「此小大之辨也」为止,都是藉由鲲鹏和蜩鸠的相比,来说明小大的差别。第二部份从「故夫之效一官」起,到「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止,是本篇的正文、中心、和结论。第三部份,从「尧让天下於许由」起,到最后「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是藉由前人的故事,或今人的辩答,把第二部份的中心思想,再加以推演和证明。

「逍遥游」三字如何解释?自古各家解说不一,但是与其在字面上作推敲解释,不如从逍遥游本文中去探索其要旨。


根据材料和所学,阐述对庄子《逍遥游》的理解。


阐述无所凭依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想要无所凭依就得无几;庄子希望一切顺其自然,超脱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文学部分

1.《诗经》中,“之子于归,幽幽南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其中的“于归”在现代释义为()。

A.儿孙尽孝 B.夫妻和睦 C.家庭幸福 D.女子出嫁


2.《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表达了屈原()的思想感情。

A.对自身高洁却不被理解的愤懑与不得志 B.对自身高洁的遗憾与怀疑

C.对陷害自己的人的埋怨               D.对当权者的愤恨


3.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讲述的是()美好的爱情故事。

A.白蛇与许仙 B.焦仲卿与刘兰芝 C.杜丽娘与柳梦梅 D.孟姜女哭长城


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下面不属于刘邦在《大风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是()。

A.直抒胸臆,豪迈雄壮 B.对社稷之事踌躇满志

C.内心不安,浓郁惆怅 D.贬损他人,抬高自己


5.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化用的是古代哪一经典典籍?

A.《大学》 B.《中庸》 C.《诗经》 D.《论语》


6.白居易《梦微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表达的是他对()的思念之情。

A.妻子 B.元稹 C.哥哥 D.杨玉环


7.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体现的是()风格。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批判主义 D.超现实主义


8.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不相近的诗句为()。

A.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B.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9.“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是李延年向()引荐妃子时的诗句。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唐玄宗 D.唐太宗


10.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是()。

A.王昭君、西施、貂蝉、杨玉环

B.杨玉环、王昭君、西施、貂蝉

C.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D.貂蝉、西施、杨玉环、王昭君


11.白居易《长恨歌》中“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描写了()。

A.皇帝对杨贵妃的无限宠爱 B.杨贵妃死时惨状 C.皇宫生活的奢靡 D.杨贵妃美色误国


12.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道出了人生真谛和哲学智慧,下列诗句中,表达的哲理与该诗句不相似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人有悲欢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3.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B.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4.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下列不属于李煜所作的是()。

A.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B.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C.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D.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二、非选择题

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的“三径”化用自汉朝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诗人在此化用“三径”是什么艺术手法?如何理解诗人这一手法的意图?

用典。诗人化用古人隐居的典故,用来暗喻自己渴望隐居、超然离世、悠闲自得的生活的心境。

(2)如何理解诗人发出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慨?

作者在前文中提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道出“悟已往之不谏”的原因:自己本不愿出仕为官,只是为了免于饥寒,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了官。这种生活让自己悲愁失意,内心痛苦。因此,诗人不想要“心”为“形”役,于是毅然辞官归田,“知来者之可追”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于未来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乐在其中的享受。


阅读《归去来兮辞》,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鉴赏文章,不少于800字。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初试模拟题(二)

第一部分 选择题(45分)

1、春秋》所记,在二百五十余年的春秋时代中,言“侵”者六十次,言“伐”者二百一十二次,言“围”者四十次,言“师”者三次,言“战”者二十三次……言“取”言“灭”者,更不可胜计。这反映了

A.周朝对外战争不断       B.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周朝重视礼仪与征伐       D.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2、秦始皇平定天下后,开始调整和扩充官制,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构,在朝廷设立三公九卿的统治机构来辅佐皇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政体,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颁布新律,严苛律法  

C.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D.三公九卿相互牵制

3、董仲舒在天人感应学说中提出“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者矣”的理念,意图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这一主张的历史作用是

A.强调君权神授,维护君主地位       B.建立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C.对君主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D.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4、安史之乱后,社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而巴蜀地区仍能保持“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之饶,郊野之富,号为近蜀丹青文彩,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的盛状,导致这一景象的原因在于

A.巴蜀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B.劳动力和技术的涌入    

C.经济中心实力雄厚    D.对外贸易联系范围广

5、据记载,太宗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 ,诏令现职之京官,不论文职武职,凡列五品以上,“性好学书,及有书性者,皆准到弘文馆聆听书法之讲授,敕由欧阳询、虞世南负责教示楷法”。关于这一政策的颁布,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科举制推动文学的发展     B.文化教育为政治统治服务

C.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     D.科举制促进崇学之风盛行

6、宋朝负责管理军事有关事务的有四个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三衙”统率禁军;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并定期从地方厢军中选拔出强壮者充实到中央禁军。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特点是

A.加强皇权统治     B.打击内部争斗    

C.剥夺将领实权     D.弱化地方权力

7、明代王世懋《二酉委谈》里就描写过景德镇市民子弟入学读书的情况:“民既殷富,子弟多入学校,然为窑利所夺,绝无登第者。”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当时的社会

A.思想发展缓慢停滞     B.世俗文学发展迅速

C.阶级间流动几近停滞     D.农工商进一步扩张

8、史料记载,“公(史贻直)在政府,时从容承召对,移晷乃出,而公谨慎周详,虽子弟不得与闻。” 特交的,由军机处查议其可否,密拟办法上奏;会同议奏的,或由军机处主稿,或由所会衙门主稿,临时酌定。这体现出军机处

A.军机处使得行政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B.军机处权力凌驾于六部之上

C.军机处的设立促进统治机构完善     D.军机处由重臣与皇族亲信共同组成

9、清末时期,大型农民起义接连发生,如白莲教起义,张格尔叛乱,太平天国起义,黄花岗起义等等,共计1300余次,遍布全国各省份,对于大面积农民起义现象的产生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根本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②统治政策失误导致中央权力弱化 ③社会负担沉重,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中央政令难以下达,地方发展缓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墨子》一书讨论了十项墨家的基本学说,被称为“墨家十事”,这十事分别为

A.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

B.兼爱、非攻、尚贤、尚礼、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志、非运

C.兼爱、非攻、尚贤、尚礼、节度、节葬、非乐、天志、明志、非命

D.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度、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运

11、对于格物,程颐有这样的解释:“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深入研究事物而得出真理     B.通过认识、感知事物并理解真理

C.通过研究世间万物而总结真理     D.通过经验积累而总结真理

12、孔子在“知行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的资质和秉性将人分为四类,分别是

A学而知之、行而知之、学而不知、困而不学

B.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行而知之、困而学之

C.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

D.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学而不知、困而学之

13、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表达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常为后世所称道,下列说法中对其思想阐释正确的是

A.人在山水之乐中逍遥适意,与自然合一,也就达到了“瞬间”与“永恒”合一

B.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在精神层面上互相从属、相互依赖

C.是“齐物论”和“形而上学”的集中表达,表现了超脱现实的乐观主义人生观

D.自然界的永恒和人的永恒在精神层面上完全相同,都具有短暂性和稳定性

14、“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根基,下列说法不符合道家思想主张的是

A.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B.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C.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D.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15、“天人感应”是董仲舒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下列阐释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人因思想独立于自然之外,因感应天地而与万物为一体,相互溶入生息

B.万物无情而有性,宇宙万物,即使是顽石一类的无知之物,也一样与人通情

C.天子违背了天意,不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

D.天和人作为两个独立而不想干涉的客体,是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要素

16、《诗经》中的爱情诗常有直白而大胆的求爱语句,下列诗句中反映了这一特征的是

A.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B.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C.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D.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

17、《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下列对其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楚辞》由楚地方言创作完成,具有浓厚的楚地风格色彩②“楚辞”一名于西汉确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③《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④受上古宗教思想的影响,楚辞中“巫文化”色彩浓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司马相如《大人赋》:“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乘虚无而上遐兮,超无有而独存。”其中,对于“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一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抒发恋土之情和自我排遣的寄托之意

B.流露了作者对于自己仕途进退的矛盾之情

C.暗含着对君王沉迷于求仙问道的劝谏之心

D.表达了对于官场暗黑不见天日的愤懑之情

19、《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下列诗句中,与“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寓意最相近的一句是

A.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B.我欲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他方

C.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D.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20、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下列对诗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B.诗人分别以“古人”和“来者”代指君王和自己,暗喻境遇凄惨

C.“悠悠”与“独”用于烘托孤寂之情,进一步奠定感情基调

D.诗人引经据典,怀古伤今,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突出悲凉之感

21、《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下列诗句中,与“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寓意相近的是

A.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B.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C.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2、李白诗风飘逸洒脱,创造了古诗浪漫主义高峰,因而被后人称为“诗仙”,下列诗文属于李白所作的是

A.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B.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C.飞沉皆适性,酣咏自怡情

D.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3、“借代”在古诗词应用当中十分广泛,下列诗句使用了借代手法的是

A.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24、陶渊明《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其安然闲适的田园风格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下列诗句中与其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C.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D.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25、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下四幅画中,最接近此诗诗意的是

A.     B.     C.     D.

26、李商隐《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其中,对于“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理解错误的是

A.包含了对荒淫误国者的痛恨心理,具有讽喻之意

B.反衬作结,言贵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生活幸福

C.表现那希望已幻灭,表达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

D.将主旨推向高潮,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27、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及杜甫,赞誉其心思细密和“用美来制服苦难”的精神姿态,下列诗句中能表现出杜甫的这种情怀的是

A.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B.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

C.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D.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28、余秋雨认为,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下列诗句中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9、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对诗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诗中以马自比,表现了英杰异士的抱负和愿望

B.前两句应用赋法,启动后两句抒情,具有兴义

C.借物抒怀明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D.以“何当”领起做设问,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

30、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诗中"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B.“是日惊秋老”中的“惊”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壮志难酬的感叹与不忍

C.整首诗苍凉沉郁,情切意深,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

D.作者抒写着身事、家事、国事的情怀,萧索的色调充溢字里行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秦朝新制度的内容及影响(12分)

32、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理学自发源以来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在教育方面,理学思想的代表人之一——朱熹以理学思想为主要基础,在此之上开创出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

朱熹认小学教育阶段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结合材料和所学,对孔子“仁”的观念进行阐释。(8分)

33、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5分)

《论琴》

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不去琴瑟。”孔门之瑟,今则绝响,信可贵矣。古人鼓琴,起风云而来玄鹤、通神明而阜民财者,以和感也。今徒存其器,古意则亡。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夫和而鸣者声也,参叙相应者韵也,韵中成文谓之为音。故音之哀乐、邪正、刚柔、喜怒,发乎人心,而国之理乱、家之废兴、道之盛衰、俗之成败,听于音声,可先知也,岂他乐云乎?

知琴者,以雅音为正。按弦须用指分明,运动闲和,气度温润,故能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风夜月之趣于指下,是为君子雅业,岂彼心中无德、腹内无墨者,可与圣贤共语?世人悦于听乐,而无味于琴者,悦其声之淫耳。乐用七音而二变,与宫徽联用,故声淫而悦耳。琴用五音,变法甚少,且罕联用他调,故音虽雅正,不宜于俗。

今人不究意旨,不亲明师,不讲谱法,不娴手势,遂使声之曲折,手之取音,缓急失宜,起伏无节,知声而不知音,运指而不运意,奚取弹为?

有等务尚花巧急骤,夸奇逞高,不求法度。准绳之中有敷畅悠扬之妙,操多散声以类箜篌;巧取按声,以同筝阮;大失雅音,重可笑耳。孰知散、按间出,清以泛声,谓得中道。今之俗弹,更易不常,变朴为浇,求异于人,不知法古,是为抱琵琶而同伶人,岂古圣贤所谓修身养性、理其天真意哉? (有删改)

(1)于作者看来,奏琴者应具备的要素是什么?(8分)

(2)如何理解“是为抱琵琶而同伶人,岂古圣贤所谓修身养性、理其天真意哉?”一句的含义?(12分)

(3)阅读《论琴》,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鉴赏文章,不少于800字。(15分)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518.html

相关专业

相关文章

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