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编导戏文

编导艺考影片分析之《洗澡》对传统文化的三重建构

编导戏文 2021-07-23 15:19:52

张扬与《洗澡》

张杨擅长以老百姓的家庭生活为主题,在电影中进行叙事和表达。他在电影中表现出中国社会的变化,记录了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洗澡》这部电影极大地凸显了它的电影风格,本期各位艺考生和编导艺考培训机构不妨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导演概述

1.岁月磨砺下的多元影像风格

纵观张扬的作品,其影像风格随着张扬自身生活阅历积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以《爱情麻辣烫》为代表,展现都市爱情的影像;第二,以《洗澡》为代表,表达两代人情感转变的影像;第三,以《落叶归根》等为代表,描写边缘人生活的影像。

《爱情麻辣烫》在内容表达上相对比较含蓄。电影开场通过一对即将结婚的恋人在吃火锅的场景,引出都市中六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悲-----喜”的都市情感现状,这种悲喜交加的爱情故事,在一定意义上含蓄地表达导演对都市爱情的忧虑与思考。《洗澡》将北京胡同文化中邻里乡亲之间的老北京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澡堂文化在影片中清晰展现,澡堂老板刘师傅与纯真、善良的二明相依为命,生活画面温馨。影片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但又充斥着淡淡的哀伤。《落叶归根》通过“黑色幽默”的形式,在“滑稽嬉笑”中讲述了东北农民工老赵千里背工友老刘的尸体回重庆老家的故事,再一次体现了社会边缘群体生活的无奈。

2.绽放艺术魅力的电影画面语言

张扬电影的画面与众不同, 呈现出清新亮丽的风格,不仅重视拍摄带来的节奏感和构图色彩的质感,同时也注重画面内容的隐喻性表达。

就镜头语言而言,张扬导演镜头语言简单、流畅,但内涵丰富。之所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与长镜头理论中的场面调度有着巨大的联系。电影《洗澡》的摄影风格从表面上看与第六代导演十分相似,多使用固定镜头和长镜头,但是不同之处就在于,《洗澡》中通过澡堂内道具的运用及场景的转换,保证了叙事流畅性和完整性的同时,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就光线运用而言,张扬导演大部分电影用光相对较柔和,一般按照自然光线的强度进行拍摄,在《爱情麻辣烫》、《洗澡》中十分明显。《落叶归根》中采用大量外景进行拍摄,通过明亮的光线,将大自然的乡村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色彩的运用来说,电影《昨天》,蓝色的运用堪称经典,蓝天多次出现,蓝色本身是冷色调,加上与故事中主人公贾宏声的境况结合,达到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将其与社会脱节、内心矛盾的状态展现,与沉沦后重获新生的状况相一致,给受众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洗礼。《落叶归根》中多次展现绿色庄稼和绿色景象,绿色本是充满生机的颜色,但与老赵千里背尸的所见、所闻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形成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对人文关怀的追寻。

3.多样化的叙事手法

纵观张扬导演的电影作品,会发现其每一部作品的叙事结构都有些许的不同,在叙事方式上不断进行尝试和突破。就叙事线索而言,多线索叙事是张扬导演作品风格的一大特征,在常规叙事中融合散点式叙事。《爱情麻辣烫》作为其处女作,叙事结构首次进行创新,都市中六对爱情故事相互分离,人物关系互不牵连,完全呈散点状,散点状的故事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联系到了一起,道出了都市爱情的酸甜苦辣;《落叶归根》中以主人公老赵背尸送工友回家为主线,沿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之间并没有关联,通过“公路”又将其联系到了一块。两部影片都有着深刻的主题,对于表现社会现状,描绘人性有着独特的价值。

影片多彩的故事一方面是张扬专业素养的体现,另一方面与其生长经历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纵观其影片,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执导题材的类型发展,还是不断转换的叙事方式、画 面语言,乃至影片中所体现的深层含义,都受到其岁月磨砺的影响,由浅及深地发掘深层次的社会内涵,达到一种伸张正义,弘扬人文关怀的影像效果。(浅谈张扬导演作品的艺术特色 王凯)

影片分析

《洗澡》是我国电影市场中现今难得一见的刻画现实主义城市题材的电影,《洗澡》剧情平淡人物平凡,靠温馨细腻 的剧情打动观众。影片的内涵意蕴丰富,无论是片中对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思考,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冲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值得深思。

1.岁月磨砺下的多元影像风格

《洗澡》中营造出澡堂内外的两种不同空间。澡堂内部仿佛一直弥漫着一层氤氲雾气,摆放着老式的木质家具,澡堂师傅身着宽松的白色工作衣,伴随着强劲有力的广播体操的声音打扫澡堂的地面,都成为象征着过去生活的符号。电影中的澡堂,不仅是一个供人洗漱娱乐的地方,更是一个街坊邻居培养感情、解决家长里短的地方,甚至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解决黑社会讨债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澡堂也可以洗出一种传统文化。片中热衷斗蛐蛐的老大爷担心 搬进楼房无处洗澡,甚至认为热水器“一个人在那淋着,哪有在这儿泡着舒坦”。城市代表的快节奏生活就像影片开头对于未来洗澡方式的畅想,洗澡五分钟全靠机器,一人可以独 自完成。而澡堂代表着传统文化中慢节奏生活享受生活的一面,与人坦诚相见,畅谈天地。许多人洗的不仅身体,洗涤的更是心灵。在这里,澡堂已被广泛社会化了,它不再仅仅是供人洗浴的去处,而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2.水对传统文化的建构

澡堂由水而生,导演将“水”的故事安插在一个由水构成的环境,用细腻的生活笔触描绘了水对于中国人的塑造。澡堂里一边冲淋浴一边放声歌唱西方名曲《我的太阳》的小胖,只有在被水淋的情况下才能唱出来。西方的歌曲,遇到象征的东方文化的水。在“拆迁文艺汇演”上,小胖的歌声让台下从小汲取着传统文化长大的观众认真听到了象征着西方文化的《我的太阳》。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不对立,虽有冲突与摩擦,在象征东方传统文化的水的滋润下, 一样可以被人所接受。水被影片赋予了万能的形象,代表着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和谐、宽厚的一面。电影中不止一次向观众展示着“上善若水”的牌匾,展示着对水也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它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人们的心灵,滋养着现代人因为城市带来的快节奏的生活而干涸的心。

3.父子情感对传统文化的建构

《洗澡》细腻感人的剧情令人印象深刻,片中老刘与大儿子大明的情感关系变化值得探究。大明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时南下打拼那代人的缩影,受到城市的影响每日西装革履。在城市生活的这批人,钱包越来越鼓,可是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大明因收到二明寄的明信片赶回家,西装革履的他与澡堂中的人是格格不入的。他与父亲仿佛客人般寥寥几语的问候,表现着他与父亲关系的疏远。在大明身上,满是对传统文化与父权的反叛。中国式的传统家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断代裂痕和沟通障碍。 片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习惯城市生活的大池,家中澡堂的他偏偏独爱冲淋浴洗澡。与此相对的是老刘与二明及众多洗澡客,他们是特意为了泡澡才来到澡堂洗澡。如果说淋浴代表着现代人在城市生活的独立、孤独,那么泡澡则反映着国人聚居的传统生活。

在电影中,代表着现代文化的大明未彻底理解父亲的生活时,大明自始至终都没有进过池子泡澡。当父亲过世,大明担任起“长兄如父”的角色时,大明更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了街坊邻居与父亲对于胡同的热爱。这时大明脱下他的西装,第一次走进大池,抬头仰望与父亲一起连夜冒雨补过的澡堂屋顶,他的内心也完成了一个现代人对于传统的回归与认同。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