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编导戏文

2020编导艺考广播电视编导应试必备:《锵锵三人行​》

编导戏文 2021-07-27 10:12:38

艺考培训班注意啦!在江苏编导统考之后就是校考的到来,电视节目分析是广播电视编导校考中经常会碰到的一种考察形式。本期小编带来的是电视栏目《锵锵三人行》的分析。

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作为一档深夜档谈话节目,开播于 1998 年 3 月,至今已走过了18 年的风雨历程,堪称中国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典范。在发展过程中,《锵锵三人行》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播出模式:即以主持人窦文涛为中心,每期邀请两名嘉宾围绕时下的热点话题展开发散式谈话,其间穿插两次广告,每次节目的时间为 25 分钟左右。由于窦文涛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所挑选的嘉宾均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使得该节目内容既能做到畅所欲言、又颇具深度,充分展现了窦文涛的主持风格与个性。

《锵锵三人行》既可以被界定为谈话类节目,也带有浓厚的脱口秀色彩,窦文涛没有拘泥于某一类型电视节目的角色定位,而是在两种类型电视节目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中寻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这表现在窦文涛作为主持人的话语表达中鲜明的窦式色彩。

窦文涛将自己的语言风格定义为“江湖话语”。所谓“江湖话语”是窦文涛本人的自创,并    无先例或范本可考。在 2014 年 10 月的一次节目中,他曾针对观众在节目官方微博发布的留言作出如下回复:“我是一个没有节操,但有下限的人。”略带调侃性质的回复道出了窦式语言的精髓,他试图以更为贴近观众生活的语言内容、更能够被观众所接受的语言表达形式去展现节目主题。窦文涛没有让《锵锵三人行》按照同一类型节目的模式展开,在取代“隐私”、“泪水”、“煽情”的同时,融入了“热点话题”、“公共良知”、“社会意识”等积极因素,以独特的窦式语言作为考察问题的基本点。有人将窦文涛和他的节目视为现代传媒产业中的“异数”,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采用主流媒体惯用的话语表现模式,而是力图用“没有节操却有下限”的“江湖话语”展现更为真实的自己。

所谓“没有节操”本是网络话语,运用在窦式语言风格的界定却极为恰当。他以略带口音的普通话主持节目、也时时出现思维的短路,却总能以超越公众传统认知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他在节目中适当穿插的“两性笑话”就不是单纯地吸引眼球,而是对民众生活的提炼和浓缩。以经常受邀的嘉宾香港岭南大学教师许子东为例,尽管他身上带有浓厚的学院派气息,但在节目中却绝不故作“传道者”姿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并适度穿插活跃气氛的段子。如在一期涉及到大学教授的节目中,他就曾引用已故香港作家黄的段子,成为节目极好的补充。而在嘉宾精彩发挥时,窦文涛并不急于抢夺话语权,而是尽可能地给嘉宾留出空间, 使其能够全面地展现自我魅力。

“有下限”则是窦式语言的另一层面。窦文涛与女性嘉宾之间时常上演“打情骂俏”的场景, 但他却不以没有原则地暴露个人隐私为卖点,只是将生活中较为隐晦的一面大胆地呈现在节目中。在满足观众“欲望”的同时,窦式语言在贴近民众生活和“三俗”之间找到了恰当的位置。他以适当穿插的“两性笑话”活跃节目气氛,又以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打情骂俏”走进观众的 心灵世界,并将其掌控在“有下限”的节目定位之上,使得鲜明的窦式语言呼之欲出,从而奠定了《锵锵三人行》在现代传播市场的地位。

从形式层面的因素进行考察,谈话类节目只有实现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情感共鸣才能真正具有谈话类节目的灵魂。窦文涛在主持《锵锵三人行》的过程中,他既没有将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也不是“卑躬屈膝”的谄媚者。凡此二者都不免使节目风格趋向“走秀”的极端,在观众和嘉宾、主持人之间构筑起精神的壁垒。

《锵锵三人行》邀请的嘉宾多为某一行业中的杰出人物,大学教授诸如许子东、作家诸如王蒙、画家诸如陈丹青等。这些重量级嘉宾的出现不仅说明了窦文涛和《锵锵三人行》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对主持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主持人能够做到自信而不狂妄,不会以主持人的话语优势压迫嘉宾,而是以轻松、幽默的语调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而窦文涛完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其成功的根源正在于他对自己从事的主持人工作,以及《锵锵三人行》节目本身有着较为明晰的社会定位。一方面,窦文涛大胆地承认自己“是个俗人”,甚至将自己的主持事业视为“糊口的手艺”,从而为他能够以较低的身段去接近观众、走进观众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又细致地打磨节目的细节,并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使得他在面对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风格的嘉宾时总能做到从容应对、进退自如。

根据传播学的基本原理,我们了解到构成节目的关键要素包括演说者的素质—即以主持人为核心的谈话群体、对受众情感冲击的把握,以及主持人所选定的主题为整体确定的情感基调。三者相互影响,又以观众对节目内容和主持人的信任感作为基础。仅从这一点而言,窦文涛所采取的“真诚”风格不仅为主持人个人魅力的展现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氛围,也为拉近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创造了条件。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很多主流媒体的谈话节目中往往存在着主持人咄咄逼人的现象,这种方式固然为受众呈现了受访嘉宾较之平日截然不同的形象,却没有在受众与节目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信息互动模式。

因此,真诚的主持风格绝不仅仅是窦文涛和《锵锵三人行》取得成功的嘘头,而是构筑出一档深夜谈话节目价值取向的灵魂所在。作为拥有信息平台优势的主持人若是想获得观众的喜爱,就必须要与观众保持平等的对话机制,而不是时刻都以布道者的面孔出现。当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接受者能够处于同一平台之上,他们的关系必然是和谐的,而非单方面的信息灌注。以 2014 年以来的多期节目为例,部分观众以留言的方式询问窦文涛的个人问题,这本属于极为隐私的话题,窦文涛却采取了积极而不献媚的应对策略,让观众感受到他的坦率、真诚、自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主持人个人主持风格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磨砺和积淀。而同一档节目在不同的阶段,其风格也会根据节目内容和制作方的要求有所变化。在《锵锵三人行》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节目带有明显的拼凑痕迹,主持人选定的话题往往滞后于社会舆论,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内地观众对凤凰卫视的认可度大幅提升,窦文涛在节目主题选择方面有了更为明显的调整,其真诚的主持风格迅速地拉近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文学文本只有离开作者才开始真正地产生价值。但这种价值的显现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受制于作者预设在文本中“隐含的读者”的限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谈话类电视节目中,我们就会发现主持人风格的塑造是与受众定位—电视节目中“隐含的观众”保持着联系。所谓“隐含的观众”是指主持人和节目主创团队根据节目的市场定位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节目风格,预设可能会主动选择收看相关节目或者接受节目相关话题的潜在群体。

就《锵锵三人行》而言,窦文涛在长期主持该节目的过程中形成了睿智、自然、活泼的风格, 是与他将受众定位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能够以较为理性的思考和审慎地分析处理相关问题的社会阶层有莫大的关系。这就使得窦式主持必须谨慎地跟随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向,同时要兼顾节目的社会文化身份,避免陷入到相对较为庸俗的热点炒作中。正是由于窦文涛的主持能够以较为清晰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身份,同时也迫使主持人以较好的个人素养应对文化相对较高群体的价值追求,使得这档深夜谈话类节目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当前,“娱乐至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直观的问题,这是促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以更为谨慎、更为严谨的态度面对现代传播提供给我们的一切。毋庸置疑,窦式主持风格的发展和成熟就是孕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它向电视节目制作者提出了极为严肃的问题,我们究竟能够给这个时代留下什么?

作为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先行者,《锵锵三人行》开创了中国谈话类节目的新篇章。在 2014 年颁布的中国电视榜单中,《锵锵三人行》获得电视节目五星荣誉大奖,窦文涛则获得了主持人荣誉大奖。这是业界对于窦式主持风格的认可,也体现了观众对这档节目的喜爱,正可谓实至名归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