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编导戏文

2020编导艺考广播电视编导应试必备《中华百家姓》

编导戏文 2021-07-27 11:03:57

艺考培训班注意啦!在江苏编导统考之后就是校考的到来,电视节目分析是广播电视编导校考中经常会碰到的一种考察形式。本期小编带来的是电视栏目《中华百家姓》的分析。

《中华百家姓》——挖掘民族优秀文化

国内首档原创姓氏文化寻根节目《中华百家姓》在安徽卫视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节目把严肃性话题的探究与综艺节目的娱乐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多个方面具有开拓性。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在一片“唱衰电视”的声音里,《中华百家姓》寻求原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为电视媒体开创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近年来,“国学热”不仅带动了国学教育和国学类出版物的火爆,同时也带动了国学类影视节目的发展。在此种形势下,一些节目的弊端也逐渐明朗。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单一的讲解模式,这种由名家把讲台搬上荧屏的模式极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其二就是节目所讲内容的“高大上”,远离普通人的生活,使国学变成“死”的内容;其三就是节目介入国学的方式比较老套,往往是以国学名著、历史人物、历史地理常识等为主要话题,不能寓教于乐。在这种背景下,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都在摸索该类节目的出路,《中华百家姓》可以说是安徽卫视的成功破局之作。

《中华百家姓》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姓氏为话题,既传播国学文化,又能调动观众的兴趣, 打破了传统上以高深文化介入国学的方式,可以说是独辟蹊径,却又万变不离其宗,把国学文化搞“活”了。节目不再以一人之力挖掘姓氏、讲解起源,而是由王立群、钱文忠、蒋方舟“老中青”三代文化名人组成分享嘉宾,现场坐镇点评,随机引导话题;每期节目还会邀请当期姓氏的知名人士进行现场互动,比如李姓专场的李森林,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人,被称为“西北棍王”,获得了数以千计的奖牌,培育了五百多名国家级武术教练,把大将李广的“尚武“精神传承并弘扬光大。同期还邀请了歌唱家李谷一、新生代歌手李斯丹妮、相声演员李菁以及医学造诣堪比李时珍的李家后人李。明星素人有机搭配,组队 PK,把现场的气氛充分带动起来,将李姓的历史和家风传承鲜活地呈献给观众,家史、国史、国学、时尚等众多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了国学综艺节目的新模式

《中华百家姓》以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姓氏为话题,把祖先信仰、家风传承、家国同构等多种中国价值,通过每一姓氏的起源故事、发展历程和家族优秀人物风采,形象地呈现给观众, 从而使姓氏故事融入“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主题中。例如在褚姓专场,节目回顾了这个在百家姓中曾排名第 11 的姓氏所经历的历史变迁,介绍完书法家褚遂良、武术大师褚桂亭、史学家褚少孙、部队出身的“沂蒙女儿”褚海辰及“好声音”第一季学员褚乔等来自各行各业的褚 姓名人后,把镜头对准最有故事的上海滩“最后的裁缝”褚宏生,为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演绎了褚大师的“旗袍世界”。褚老先生在机器代替手工的当下,还坚持让徒弟们坚持人工 缝纫,力图把每一件旗袍都做得合身,节目让观众看到这位大师身上的“工匠精神”。今天, 海派旗袍已经和褚宏生捆绑在一起,成为褚姓家族值得骄傲的资本之一。一个褚姓专场,把家族演变、家国情怀、中华工匠精神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中国故事,在为其家族骄傲的同时,也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精彩文明喝彩。

《中华百家姓》在全民娱乐的时代诞生,自有其娱乐的一面,节目中各个姓氏明星出场的即兴表演和互动就是出于吸引观众的目的。但节目更为注重的是姓氏这一核心话题,围绕着姓氏起源和家族家风等,节目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挖掘。在“郑姓专场”中,节目把寻宝一环安排为寻找民族英雄郑成功留下的传家宝。嘉宾来到郑成功故里泉州,经过几番周折找到郑成功的第 22 代后裔,还找到保留了 200 多年的遗物。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年轻人渐渐淡忘了宗亲观、家族感,而姓氏寻根的目的就是重拾家族荣耀感,家族的传统、家族的荣光、家族的责任,这些都是需要代代传承的。同样在“郑姓专场”中,节目介绍了爱国抗日华侨郑潮炯“卖子救国”的大义和抗战胜利后几十年坚持寻子的父爱,正如蒋方舟所讲,郑潮炯令人感动的地方不在于他是舍子救国的英雄,而恰恰在于他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感。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家庭的责任,这是今天信仰缺失、责任感弱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捡起来的信仰。

随着影视剧娱乐化的趋势,各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戏说历史”的问题,类似抗战、历史人物等题材影视剧,距离真实的历史还有很大差距。正如专家所说,没有准确的历史知识,就没有可靠的历史价值观。在这种戏说历史的媒介氛围中,普通民众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存在很大的问题。近年来,有感于戏说历史和恶搞历史的娱乐化行为,有责任感的影视工作者也在努力制作忠实历史的作品。按照新时代的传播规律,普及历史必须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才能让匆匆忙忙的现代人在休闲的同时接受知识的更新。《中华百家姓》就是采用真人秀的综艺形式,把姓氏文化这种日渐淡化在国人视野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常识重新带回普通人的视野。

《中华百家姓》表面上是以姓氏的历史和现实为主要内容,其背后引申出的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及文化演变,所以节目看似在普及姓氏历史文化常识,实质上是恢复民族历史记忆。对于姓氏的理解,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父传子、子传孙,一家人祖祖辈辈守着一个姓氏,正所谓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在历史上,改姓者并不少见。在“冯姓专场”中,人们的这种观念 被彻底颠覆。据传,《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迫害,于是为了免遭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之祸,他的族人被分成两支,“司”加一竖变成“同”,“马”加两点变成“冯”,以此躲   过灾祸。也就是说,如今的冯氏有一部分是司马迁的后裔。节目进行了较为严谨的追踪考据, 在还原冯姓重要一支来源的同时,把封建社会那种残酷的株连制度呈现给观众,使观众从教科书概念化的历史中走向真实的历史,从而加深了对今天民主法治社会的认同感。在“赵姓专场”,赵氏后人带来了国宝级文物“赵秉忠状元卷”。这是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 1598 年) 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这一科举考试的真实物证,使观众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总之,节目就这样巧妙地把民族记忆透过姓氏文化传递到观众心中。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