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编导戏文

编导艺考导演分析之希区柯克

编导戏文 2021-07-24 17:23:17

希区柯克对声音元素的创造性使用,使得悬念的制造、维持与增强凸显出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对话、音响效果、音乐与歌声、无声等声音元素,都能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获得特别的含义,具体内容小编已经整理在下方啦~


悬念的制造与维持

希区柯克常常被问到关于悬念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提出两个相反的情况。第一个情况是,观众看着事情的发生,然后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他们因此被「震惊」。第二种情况是,观众提前知道会发生什么。希区柯克说,第一种情况只能制造震惊,但是不能制造悬念。因为观众缺少必要的信息来期待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如果一群人坐在桌子边,一个炸弹突然就爆炸了,我们感受到的是震惊,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炸弹就要爆炸,而故事中的角色并不知道,我们就会感受到那种悬念。

正如上文的例子,希区柯克认为,悬念的一个很重要条件就是,观众总要知道的比角色更多。他曾经在1948年说过,当你让观众成为上帝时,你就有了悬念。希区柯克这里所说的,观众知道更多的情况,而产生的悬念,是纯悬念,《美人计(Notorious,1946)》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美人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战刚刚结束,Alicia作为战犯的女儿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相中,利用她对父亲罪恶的负疚和其父在纳粹阵营内的关系网络,深入调查纳粹首脑Sebastian,获得情报将其定罪。联邦调查员Devlin在与Alicia合作的过程中,深深爱上这个迷人的姑娘。然而二人感情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因此他将私情搁置一边,忍痛让Alicia成为Sebastian身边的女人。Alicia深深失望的同时,也在Sebastian的生活中充当了间谍的角色,处于危机四伏的环境当中。等到Alicia终于发现了Sebastian的关键情报,不料却被Sebastian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然而,Sebastian也有自己投鼠忌器的顾虑,为了置Alicia于死地,Sebastian设计了一个不动声色的计谋。在片中,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比Alicia所知道的更多,所以我们会为她感到提心吊胆,悬念由此产生。

然而在希区柯克的电影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相反的制造悬念的方式——剧中有角色知道得比观众更多,比如《惊魂记(Psycho1960)》。该片中的汽车旅馆老板Norman就知道得比我们观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悬念的制造不能依靠提前告知,而需要其它的手段来进行铺垫和烘托。

希区柯克对声音的创造性使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在为悬念服务的过程中,声音不但被希区柯克用来制造悬念,更是用来维持与增强先前制造的悬念。人声、音响效果、音乐与歌声、无声等各种声音元素都被希区柯克在处理悬念时所使用,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声音风格。


比对话内容更重要的对话行为

希区柯克对人声,尤其是对话的使用,十分谨慎,他常常提到的「纯电影(pure film)」,就是要避免过度依赖对话,只有在不得不使用对话的时候才使用。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对话,常常是讲话行为的本身,比讲话的内容更加重要。这些对话在希区柯克的手中已经不再仅仅是从角色口中所发出的声音,而是揭示故事的另一种方式、一种修辞手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人声的安排,常常是有意图的。在某些时候,人声元素可以产生悬念。

在希区柯克的第一部有声片《讹诈(Blackmail)》中,警察局的门卫老头凑近女主角Alice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Alice大笑了出来,甚至与他的男友 Frank 离开警察局后还在笑。在这里,影片不让我们听到悄悄话,产生了一个悬念,而Alice的笑声,更让我们想知道,到底门卫老头对她说了些什么,让我们期待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虽然一直到故事的结尾,这个悄悄话的内容都没有告诉观众,这只是希区柯克所谓的一个麦高芬(MacGuffin——吊观众胃口的手段而已。

希区柯克使用对话的另一个策略,就是在紧张时刻遗漏信息或误解别人的话。在《讹诈》中,女管家发现艺术家被谋杀后,发疯似地打电话给警察局,当她报上自家地址时,她认为接线员听错了地址。但其实我们作为观众能很清楚地听到接线员获得并确认了正确的地址,而女管家还是疯狂地重复那个地址。


表现性的音响效果

希区柯克在《群鸟(The Birds)》中开始大量使用电脑合成的音响效果。对于希区柯克来说,风格创新总是与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

他在《群鸟》中对电子音响效果的使用,可以被视为他开放的思维模式的一部分。他希望通过对新技术的创造性使用,进一步推动艺术的界限。电子音响效果正是希区柯克所期待的那种现代化的音响设计,它恰好能够让希区柯克创造这部影片所需要的多层声效。《群鸟》中的音响效果很好地强化了声音在电影中的表现性,为悬念的制造、维持、增强而服务。


融入剧情的音乐与歌声

希区柯克会想方设法让音乐与歌声融入到剧情中,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剧情外配乐。

在《群鸟(The Birds)》中,有一场经典的戏,是Melanie到学校找Annie,而Annie正在带着孩子们唱歌,示意Melanie到外面等一下。Melanie便在学校外座椅上抽烟,焦急地等待。Melanie没有注意到后面铁架子上的鸟越来越多,只是在焦虑地吸烟。而当她发现鸟的时候,铁架子上面已经黑压压的一片,全是鸟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歌声一直低声回荡,奇怪之处在于,这个歌声一直在重复类似的旋律,仿佛永远没有结束,进一步加剧了Melanie的焦虑感,也给观众制造了悬念——这歌到底什么时候唱完?进一步的,孩子们能逃过群鸟的袭击吗?


无声的沉寂

法国电影导演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曾说过,「音轨发明了无声(the soundtrack invented silence)」,正如电影中色彩的出现使得现代电影中的黑白具有意义一样,有声电影出现之后,「静是极有表现力的」。

希区柯克对声音的创造性使用,也体现在对声音的「不使用」上,即对「无声」的使用。具体而言,对无声的使用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完全静音状态的纯无声,第二种是不使用配乐,只剩下少许环境音响。希区柯克常常在电影中使用用无声的沉寂来提升紧张感,制造悬疑感。

沉寂的谋杀场景几乎是希区柯克声音风格的标志。例如在《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1951)》中,一个女孩被勒死在公园里;在《夺魂索(Rope1948)》中,一个男人被绳索谋杀;在《后窗(Rear Window1954)》中,Jeff 疯狂地为了求生而从阳台跳下;还有在《海角擒凶(Saboteur1942》中,Fry从自由女神像上掉下来——所有这些场景都是没有音乐伴奏的沉寂场面。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