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编导戏文

编导艺考之影视评论纪录片《第三极》的诗意化叙事

编导戏文 2021-07-20 21:59:42

纪录片《第三极》具有强列的“回乡意味,有对善念和慈爱的极致渲染,其完美呈现的影像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征服了观者,片中的音乐让画面的灵光自现,“神思者担纲打造的主题音乐是对此片成功的诗意化包装,本片高 海拔拍摄的全面尝试,带给我们对纯净之地的想象。让小编带领各位深入了解一下这部纪录片。

01诗意化内容与板块的协同阐释 
本片曾用大地的阶梯与天地共舞 “土地的吟唱轮回的水声森林的密语等词为该片作阐释推广,而后分集标题分别定为生命之伴” 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儿女高原相 遇”,其名称承载了诗化的内容和意境,可见以诗意化的方式划定板块是最初的考量。 
高原相遇,说明了创作的困难:如拍摄初期无从遇见的黑颈鹤;高海拔冰下潜拍的难度以及飞行器在 5000米以上海拔航拍的难以实现;对陈塘的夏尔巴人在无比惊险的悬崖采集蜂巢的拍摄,而且航拍设备坠入江中;进入墨脱偏僻山区对石锅制作工艺的拍摄,在返回途 中遇险。这些困难让相遇附着了更多情感,使前面五部分的诗意更具深度。《第三极》中映现的便捷公路、淳朴民风、极致风景、现代变化,让多彩的空间更多了简约与浓烈相融的力量,这是本片传递给我们的真实体验。慈爱与善良才在这里扎得更深、味道更浓,这正是《第三极》所找寻的东西,也让我们对变与不变的思考有了更简单明了的答案。
本片表面呈现的是从不同角度叙述的故事,但每集的主体活动差别不大,创作者采用诗意化的方式并置内容,这种处理成就了诗意的形式”,“形式。纪录片《第三极》大山、圣湖、风马纸,特定的高原元素是艺术本身的现实,是艺术自身的观念就很平和地渗了出来。 
一方热土,沟壑间的夏尔巴人的神圣的使命使他们做出了惊人之举,在无比险要之地采摘蜂巢是《第三极》中最惊心动魄之处,随后叙事承接急转,呈现了在派镇某户人家筑巢的最慷慨的蜜蜂”,此种表达以一种刻意但又让人欣然接受的诗意方式存在,让我们体 会到这片热土的无限可能性;对尼木的多杰用狼毒草造纸技艺的展示,以及对德格印经院使用这种纸的纪录,即诗意内容的组合再现,板块的环环相扣与内容的协同阐释让这些故事的诗意尽显。处于墨脱腹地的门巴人制作并传承石锅,珞巴族老猎人与小孙子所演绎的故事,都映现出人对山的独特感情和山赐予人的生命力量,有依山而存、依山而生的传统表达之意。所有这些小板块在每一集乃至集与集之间都协同发力,使整体的诗意凸显,各部分之间又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使观众能够按照一定的思路来思考、认识和想象”,片中单个内容的成功诗意表达又使整部纪录片的诗意氛围更加浓厚,使整体的诗化情境映入观者之心。 

02诗意化故事与人物的极致表达 
“上善之水中刻画了生命之本。恒河平原到来的印度人呈现出让观者感动的容颜,渲染了生命之源的含义; 在芒康制盐的人们对特殊用途之水的使用,为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富有味道的神奇之水;乃果寺的喇嘛与山里的灵性动物们的亲近程度让我们动容,芒康的盐成为了他 们与动物的直接沟通载体,渗透出此种特殊用途之水的原意,既保障生命存在、又促就自然和谐。圣湖当惹雍措旁的田长多杰带领全村人开展开耕节活动,他们以重大节庆团聚的方式给我们演绎了这里的人们对土地和水的质朴情感,而此段中对80岁的措姆与姐姐旺姆的呈现是这片热土中突出情怀与信念的闪光之处,她们的相互理解、 彼此抚慰让我们感动,这些人物与故事都有一种真实的诗化存在。 
“大山儿女有全片总述之意,“山的顶点、水的源 头就是第三极”,再次回到雪山、荒原与森林、峡谷同在的维度。独自守护绒布寺20多年的阿旺桑结是离珠峰最近的居民,是无贪欲奢求、有勇气信仰并耐得住寂寞的大山儿女的代表。82岁的唐卡画大师噶玛德勒用艺术化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大山的感情,他的面颜深刻映现了这个画派的柔和与慈祥,是该画派画风的直接写照。对藏族的次旺等人绕神山磕长头的呈现,是对虔诚转山者的敬重,更是对大山儿女血性精神的刻画。阿里的荒原中生长的苹果,是大山的奇迹,而底雅的村民琼宗想办法销出苹果的故事让这个奇迹更为极致。 
拉萨的次旺老人和他那只名叫次仁的放生羊的故事,演绎出现代社会中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关系,声画的表达上更凸显久居拉萨的次仁的神性层面,通过它,似乎让我们了解了芸芸众生及周遭事物,如本集末最后一句所述:次仁在藏语中的意思为长寿”,把它作为本集的 篇末之语,从重要角度印证出平等、尊重及仁爱的价值, 这亦是生命之伴中所囊括的元素。 
“高原之歌,为我们呈现了故事与人物的多样协奏。对五次获得赛马冠军的老马稀子与次仁达杰及其两个儿子的展示,渗透出与马共舞的和谐之歌及父子之间的感念之歌;对萨噶达瓦节展示,为我们呈现出与心共舞的神性之歌;对普莫雍错的堆村人生活的纪录,是极端环境中最强劲的生命之歌;对鹰笛传承人玉古的刻画,为我们描绘了生活在安多的人们的专注精神,谱就了传承共存的延续之歌;对西藏大学最年青的格萨尔王传唱艺人斯 塔多吉的刻画,承载了历史传承的现代之歌,更表述了与精神同在的未来之歌;对在山洞里修行30多年的次成的记录,映现出高原深处的变化之歌和与自然共存的平静之歌;对巴松措居民与他们所饲养的藏香猪的观照,构筑 成了生活中的智慧与灵性之歌。 
《第三极》中所容纳的故事与人物以平实可感的诗意存在,没有太多的戏剧化,只有朴实的生活化,他们似乎在与我们同样的时间里找到了一种诗意地栖居”, 因为在此种环境中生存的人和发生的事,其本身已有足够的看点和诗化的想象空间。 
03
诗意化自然与生命的完美和奏 
蓝天、白云、雪山、圣湖等等,与污染无关的元素汇聚成一种诗意的慰藉。在工布江达,藏猕猴与当地人的依存共处,使自然转变成最现实的的概念,这是《第三极》开篇所呈现的和谐之景,也是自然与生命共谱的诗化 乐章。在藏北草原,以拟人化的手法展示了黑颈鹤的家, 画面壮观而富有希望的意味。而此种大美之韵落脚到林周的达娃一家,她们对重伤的黑颈鹤关照备至,生命之伴的力量强化。这同时也体现在狼与牧民的关系上, 对幼小狼崽的抚育,尊重成为了主题;研究雪豹的乔治·夏勒博士对研究对象的尊重,以及他从玉树到杂多的路上所见到牧民们对过路毛毛虫的尊重;牧民阿尼玛玛一家与藏獒的关系亦揭示了生命的平等与相互尊重,这些 共同谱就了完美自然的生命之歌。 
尼木藏香制作人依靠神奇的吞曲河水制作藏香,使 藏香有了阳光和流水的味道;对敏珠林寺的涉及,可对藏香制作予以神性的升华,此部分比较详尽地展示了坛城”,虽然坛城创作与本集上善之水的直接联系不 多,但五彩斑斓的细沙通过很多人耗时费力做成的美轮 美奂的景象却在一分钟便可消失,得到与失去、拿起与放下被完美诠释,这就可以解释西藏拉萨的一家人花大量的钱买鱼放生,而俊巴村的村民捕鱼卖鱼的这种情节安排。这也可以合理解读买鱼放生安排在坛城建立与消失之间的导演意图。记录坛城这部分是一种意义赋形,细到某种程度的沙与水有极大的相通之处,内在的感应趋同, 因而在此以形寓形之意,使自然与生命的和奏得到了最具哲理的表达。 
《第三极》富有韵味、多姿多彩、充满传奇,成为了自然与生命的绝境奇观。对阿里土林壁画舞蹈的现实展演, 有无以形容的壮阔和生命质感,大山儿女用自己的方式铸就了和谐家园,书写出大山精神,定格了让人沉醉的悠远第三极。在林周打阿嘎的场面让人愉悦,队伍中的 年轻人使劳动成为了富于情致的自由之舞,使阿嘎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地精华,被赋予了生命。在扎囊的治沙人让我们看到了人们与沙搏斗的坚毅力量,是自然与生命 协奏的强音。 《第三极》有感性的视听之美,也有理性的哲思之悟,而且都易于被接受。其主旨可概括为三个词:生命、和谐、家园,这是以最鲜明的方式传递给世界的声音。
《第三极》不是混合再造的简单形式,而是真实流溢的自然经典,是迄今为止各方面结合得最好的人文地理类的涉藏影片,片中多样化状态的灵性表达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无可辩驳的最美中国”,透彻、清晰,让人激情澎湃,更让观者 有了虔诚的感念,让淡漠漂浮的心有了对的再次向往,这是《第三极》的力量,是大山、土地与阳光的力量, 也是云开雾散、向往蓝天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