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编导戏文

编导艺考之影片分析《小武》的纪实风格探究

编导戏文 2021-07-23 10:38:24

《小武》作为贾樟柯在纪实主义电影道路上的处女作,以“扒手”小武切入,用他独特的电影风格,深入小武的内心,探寻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本文小编试从视听语言分析其纪实风格以及构建来源,主要由音乐、构图、光线运用与长镜头组成,艺考生们快点码住!

影片大量使用有纪实性的音乐。

流行音乐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现象,贾樟柯将这样的文化现象移植到电影当中,构建了时代特征的同时,也为影片的小县城更添一份草根气息与市井气息。 随后出现的歌曲有《霸王别姬》、《爱江山更爱美人》、《心雨》、《天空》等。每次在小武受挫时,片中总会响起《霸王别姬》的乐曲,用充满英雄主义的悲壮曲调来安慰失意的小武。而在小武和梅梅爱意温存之后,影片完整地播放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一个段落,这都体现小武英雄主义的自我期许和在现实中的嘲讽。《霸王别姬》的英雄气短,《心雨》的凄清无奈,这些音乐元素出现在影片中,不仅弥补了主人公小武不善言词、神情木讷的不足,而且更加贴切有效地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勾画出了小武不断碰壁、不断幻灭的惨淡人生。影片中还出现了唯一一曲古典音乐——《献给爱丽丝》。这是小武向胡梅梅示爱时所选择的音乐。不会唱《心雨》的小武却选择将《献给爱丽丝》送给梅梅,这也是小武所能“献给”梅梅的仅有的精神慰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一首古典音乐是通过一部打火机且以变调的声音播放出来,从而将古典音乐的崇高消解得支离破碎,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小人物生活的苦涩。

影片在纪实场景中拍摄

不仅仅是单纯的复制,

还在构图上进行设计。

《小武》是在山西汾阳县城拍摄完成的,其借用的是汾阳的实景,在画面构图上,有意无意将出场人物放在画面的边缘位置,小武的身份是小偷,社会的边缘人物,同时常常处于无望的境界里。边缘构图表现了多重因素对人物的压迫。

影片中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应用

除了增强了纪实感之外,

还塑造了极大的反差与冲突。

影片中广播和电视的声音均是由普通话发出,而电影中的人物都是在讲着方言。这两者之间形成了对比。广播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充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县城人民日常生活的一种背景。同时,它也对生活在县城的每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规训的作用。除此之外,电视也是一个重要符号。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电视上也进行着各种时政报道。当小武被抓之后,电视台将小武当做典型案例进行了报道。广播声、电视声和街道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嘈杂声共同构成了人们生活,一个是政治生活,一个是日常生活。两者之间相互渗透。贾樟柯将两者并行设置,体现的是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侵入和挤压。方言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对峙,也带有一种反抗意味。当小武被父亲从家中赶出来时,广播员用标准的普通话播放了“迎接香港回归”的新闻。这里,国家的统一与家庭关系的破裂构成了极大的反差,表现了主流话语与底层话语的疏离。

贾樟柯多用自然光线,

影片中对自然光线的运用

为主题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最有意境的一段是小武看望生病的胡梅梅,二人坐在床上,阳光从后面的窗户照射进来,逆光的拍摄造成一种朦胧感,两个具有相似命运的人,暂时性互相依偎在一起取暖,在片刻的温存中,得以短暂逃离现实。在灰蒙蒙的小县里流露了少有的温存。

影片中使用大量长镜头

以一种常人的视角去察觉生活的细节,

展现出一种平视对等的状态。

其中“小武给小勇上礼”这一固定长镜头,两人的直白在镜头下对比强烈。而结尾的长镜头更是呈现了一种真实感和残酷感,小武在围观人群的审视与电视广播的批判下低头。

《小武》在视听语言上延续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纪实风格。贾樟柯糅合自身经历和所处环境的文化背景,关注“边缘”,聚焦“真实”,从此开启了贾樟柯在纪实主义电影道路上的尝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