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18910974517
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编导戏文

编导艺考影片分析之《入殓师》的美学内涵

编导戏文 2021-07-22 11:07:40

《入殓师》选取了一个敏感的题材来讲故事,"死者"被入殓师精心打理,进入下一个旅程。死亡在此被诗意化了,音乐蒙太奇的运用,情感符号的运用,叙事节奏的操控都使这部影片丰盈,富有内蕴。音乐蒙太奇运用各位艺考生们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影片在田埂上演奏是影片中最精彩的声画蒙太奇片段,运用音乐元素与情节画面相融合,一部关于爱的旅程蔓延开来。大悟首先演奏了大提琴曲《圣母颂》,在悠扬低缓、如丝如缕的大提琴独奏中,镜头分别给三人特写,画面浓重,伴随着社长的叹息声引入到伤感的情绪之中。随之低沉的大提琴独奏在《圣母颂》的末尾,通过几个音节的对接,直接转入主题曲,音乐由画内音转为画外音。片中场景也随之转换, 由圣诞节夜晚转入男主角大悟经历的各种工作场景和一次次在原野独奏的场景。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时空的转换,每一次的出现都以不同的形式演绎,与故事发展相辅相成。观众此刻已经渐渐熟悉该旋律,熟悉的旋律更容易给人以宽松自由的想象空间。声画蒙太奇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在领悟到死亡的悲与欢之余,让人有思虑的空间。短短的五分钟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增强了其感染力。主题音乐在走向一个高潮段落的同时,也象征着一段通往天国的美好旅程,画面从白雪皑皑的场景转换到了春意盎然的状态,一切都充满了期待,给人以希望和勇气。

情感符号的运用

《入殓师》中的情感符号众多,情感符号是电影故事叙事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符号的恰当运用对于主题的呈示、人物形象的揭示、影片视觉效果的增色、叙事节奏的制约都起着潜在的作用。大悟最初在乐队弹奏大提琴, 高雅的艺术行当受到街坊邻居的夸耀,与后来从事的“肮脏”的“入殓”职业来说俨然形成鲜明对照。这一高雅的行当尽管是他精神世界的乐园, 却不能给他带来现实生活的必需。比较而言,原本难以启齿的看似龌龊的“入殓”却给他带来物质生活的逐渐丰裕和满足。就这样,精神与物质,灵与肉两条线索在影片中既矛盾又交叉地进行,让人物经历困惑的人生体验,同时又在看似庸常的生活中经历着灵魂的震颤。大提琴的琴声时而带领大悟回忆童年父爱的温馨, 时而安慰他现实中困顿的神经,时而唤醒同事对于真情的渴望,时而又伴随死者踏上新的征程,其婉转悠扬的琴声不仅平添影片一种低沉悲美的格调,也昭示着每一个人旅途中必然经历的喜怒哀乐。大提琴和那回旋的琴声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一个重要的情感线索,牵引着主题的升华, 酝酿着感情的基调。

含蓄、内敛、恬淡的叙事结构

面对一个特殊的题材,影片没有将生离死别的悲悲切切放在表达的中心位置,在悠扬而舒缓的气场下,将一种职业操守上升到了生命尊严的高度,这些是这部影片对叙事基调的恰到好处的把握。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影片的叙事结构。在叙事结构上, 影片主体上采用“顺叙”的叙述方法。一开始便展现大悟在朦胧的冬雾中开车行驶在一条山路上,他和社长一道要去为一位死者“入殓”, 大雪覆盖了山村,洁白的色彩仿佛与死者“入殓”仪式互为映射,象征着生命的神圣和肃穆。大悟的心境以第一人称画外音讲述出来, 同时也作为“倒叙”大悟在成为“入殓师”身份以前经历的切入口。“倒叙”部分展现了大悟成为“入殓师”的前因后果以及 期间浮动变化的心灵情状。“插叙”部分主要以主人公的片段回忆方式呈现大悟的童年生活和父子情感。其中影片开始时的一次“入殓”行为一直延续到“倒叙”部分之后,将这一次“入殓”过程拉大,给予特写化,这样的叙事结构既能将昔日的大悟和今日的大悟形成对比,可以展示出大悟的蜕变历程,又能让今日的大悟继续经历感情和认识的另一个高度上的提升,为主题的升华和故事的推进做了积极准备。同时控制着整个影片的叙事节奏,在主要结构的精心布置下, 加上各种情感符号的调配, 影片的“氛围”便浮出水面了。


本文地址: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448.html